他是清醒的賭徒,他要開拓娛樂行業的認知邊界

Sino Screen
Jun 20, 2021

作者:Roslie | 編輯 :皮皮

Jason Lin,美籍華裔製片人,前阿裏影業高管, Story Arch Pictures創始人。曾任職於李連杰工作室、迪士尼、UTA、摩根·斯坦利投行。代表作品:《一條狗的使命2》、《綠皮書》、《霍元甲》、《小豬佩奇過大年》等。

好萊塢資深玩家Jason Lin近年製作了一個叫“Linsider”的播客節目,從跨文化和跨學科的角度探討娛樂產業。

闖蕩好萊塢20年,Jason可說是名副其實的Insider。但另一方面,他又像個清醒的Outsider,或者說,像個冷靜的旁觀者。

他說,如何製作出真正反映亞洲文化的故事,而不只符合好萊塢傳統期待和刻板敘事是他一直以來真正關心的事。

敘事熱情的起源

2002年,從UC Berkeley商學院本科畢業的Jason Lin坐在Walt Disney位於Burbank的辦公室裏。彼時,他剛由舊金山灣區搬到洛杉磯,準備在娛樂行業大展身手。

出生於臺灣的Jason幼時已隨父母移居到美國。印象中,諸如《芝麻街》 (Sesame Street)和《羅傑斯先生的鄰居》(Mister Rogers’ Neighborhood)一類的電視節目成了他當時學習語言和了解美國文化的入口。“我在九十年代看了很多八十年代的經典電視節目”,他開玩笑說,“因為是免費的。”

八十年代的《芝麻街》

但這似乎還不足以讓他感受到故事的強大力量,更強烈的觸發點在之後。幾年後,他回到臺灣旅行,被東方式的敘事深深吸引,萌生了想要將亞洲文化推向世界主流的念頭……盡管當時並不清楚這意味著什麽。

逆向文化沖擊成為他跨界敘事熱情生長的起點。

初入娛樂產業帝國

熱情之下,他很快察覺到自己對於進入投行或咨詢機構工作的願望正逐漸走低。他並不認為自己選擇進入娛樂行業只是因為單純的“熱愛”,他更願意將其描述為一種“興趣和目標設定”的結合。他說“期間當然也有掙紮,每一個決定引發很多可能的結果,像一棵Decision Tree。但事情總會順理成章按照某種邏輯發展。”

畢業後,Jason拿到Disney的offer,義無反顧搬到了洛杉磯。

這次“出走”使他有機會真正近距離接觸內容產業的運作。他開始觀察創意公司如何進行特許經營管理、如何將原創的故事轉化為原創品牌劇集,再打造自家的IP品牌。

由於自己的辦公室靠近創意廠棚,可以每天聽到隔壁導演、編劇和製作人們大談故事大綱。對著一堆密密麻麻的財務模型和商務策略分析表格,他說“我想做核心的創意內容。”

但講故事沒那麽容易,好萊塢娛樂產業帝國不是那麽容易闖。在“人家”的地盤上,亞裔似乎永遠是“外人”。Jason曾被一位好萊塢業內人士稱贊“講得一口好英文”。這毫無必要的誇贊在他看來多少有些可笑,因他自幼在美國長大,母語就是英語。“這是根深蒂固的偏見”,他若無其事地說。

風雲際會下的新世紀大冒險

事情在2004年有了轉機。經朋友介紹,Jason拿到一個駐上海為李連杰工作的機會。彼時,李連杰剛主演了由張藝謀執導的武俠大片《英雄》,打算回國發展。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接觸中國文化。

Jason與李連杰舊照

Jason對此感到興奮,這是真正的“跨界”體驗。他此前甚至從未正式踏足中國大陸,而李的經理人、經紀和律師又都在洛杉磯。

新世紀初的冒險剛剛開始,再之後就是風雲際會。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國大陸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之一。一個史無前例的華語電影產業已經形成,並矚目於全球電影市場。

身處浪潮之中的Jason Lin看到了更廣闊視野下的電影產業全貌,而這與好萊塢從製作到發行的一條龍規則完全不同。另一方面,他也開始協助李連杰打理慈善事業。

他認為李連杰是個具有全球視野和格局的人,他們都是對跨種族、跨政治、跨文化敘事符號感興趣的人,無論未來世界將如何被顛覆。

Jason與李連杰

拍電影就像一場賭博

談及過去那段時間無數驚濤駭浪的觸動時刻,他似乎更願意將失敗攤開來咀嚼。他想要弄清楚哪些困惑,他說“因為和人生一樣,相較偶然的成功,你總能從失敗中獲取更多經驗。”

他認為拍攝於2007年的《遊俠》(War)從故事結構,班底組建以及最終的票房成績來講都是失敗的。

他也不諱言由呂克·貝松擔任編劇的《狼犬丹尼》(Unleashed,又名Danny the Dog)在發行階段曾遇到一些問題。電影因為一張海報而在中國遭到禁映,而電影所要表達的信息本身卻與海報呈現的內容並無關系。

海报《狼犬丹尼》引起歧視爭議的海報

他感到電影製作越來越像一場要素失控的賭博。

風險和錯誤如何成為動力

但對冒險家和賭徒而言,風險和錯誤只會使他們感到越來越興奮,他們想要搞清楚事務的運轉邏輯。

“我需要了解其他生意或其他行業是怎樣運轉的,我需要從投資者的視角去理解問題,如何讓錢更有效地投入到更好的內容製作上去。”他決定回商學院和投資銀行去尋找答案。

他意識到自己的選擇往往是由實踐中對知識和經驗的需求所驅動的。而這些需求的來源正是在實踐中源源不斷產生的問題和失敗。

從沃頓MBA畢業後,Jason來到一家投行從事專註大中華地區TMT行業的投融資並購和上市工作。緊接著,他又進入聯合人才經紀公司 (United Talent Agency)擔任策略和業務發展總監。

好萊塢新賭局

2016年,Jason加入阿裏影業在洛杉磯的辦公室,負責國際製作和商務發展。當時,以數據科技傲視群雄的互聯網巨頭阿裏正雄心勃勃將視線瞄準好萊塢。

他認為“阿裏善於把握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和偏好,因為有數據。而這一優勢已被成功運用在娛樂行業。”這正是當時好萊塢所需要的。

阿裏影業團隊,左三為Jason

回歸成熟的遊戲規則參與電影項目的並購談判和聯合製作,一切看起來順理成章。另一方面,他終於如願以償開始講故事。從劇本到選角,他全程參與了喜劇劇情片《一條狗的使命2》(A Dog’s Journey) 的內容製作。

《一條狗的使命2》劇照

但新的問題很快又產生了,他再次陷入到一個新的賭局中去。

“僅僅依靠數據為導向和驅動是有問題的,甚至是危險的。因為觀眾無法看到銀幕背後的產業全貌,而他們卻完全左右了你的商業決策。”

更何況,數據終歸無法理解故事,以及故事裏的人心和人性。

2019年,由阿裏影業押註的《綠皮書》(Green Book)一舉擊敗Netflix耗資2500萬美元宣傳推廣的《羅馬》(Roma),成為當年奧斯卡的最佳影片。

同年,他離開了阿裏。

他的出走拓寬了娛樂產業的認知邊界

2019年,Jason在洛杉磯成立了自己的製作公司Story Arch Pictures。他要製作出面向全球主流觀眾、能代表世界上60%的亞洲人的跨文化優質原創內容。

Jason親自設計的公司logo

他有野心,他要繼續賭下去。

在Linsider的最新一期節目中,Jason和曾經合作過的編劇暢聊當年“充滿混亂和荒誕的製作經驗”,從跨文化和跨學科的視角探討娛樂產業。他仍對曾經的失敗耿耿於懷,他要直面一切,弄清楚再出發。

另一方面,他真正開始講故事了。

他邀請的嘉賓中,既有同樣出身臺灣、移民美國的好萊塢新晉演員,也有業余熱衷單口喜劇表演的風投從業者;有曾在北京從事翻譯和寫作的美國編劇,也有出身電影世家,獨自闖蕩好萊塢的華裔導演。

Jason與播客嘉賓

這群和Jason Lin一樣擁有跨界敘事熱情,又敢於“出走”的人,已然成為故事裏的主角。

他說,“我們只是懷著誠實和敬意,和大家分享講故事所必須克服的艱難,以及從中體會到的,無與倫比的快樂。”

—The End—

p.s. Linsider 播客鏈接: https://the-linsider.simplecast.com/

作者簡介:Roslie Liu,涉足創意行業中的內容、商業和法律事務。自由撰稿人,愛好人類觀察,有考據癖。

--

--

Sino Screen

<Sino-Screen 華語銀幕>是由一群位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的影視行業工作者所經營。這裡我們致力於分享我們在好萊塢工作的所見所聞,以及我們對東亞影視文化圈的各種觀察,與東西影視交流的第一手相關專業消息。